河北省建筑防水协会官方网站

建筑防水行业的服务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公示公告 » 正文
河北省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涉及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发表日期:2025-04-14

    为大力提振消扩大内需,落实国家提振消项行动,确保完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目标,现结合实际制定我省实施方案。  

  一、城乡居民增收减负行动

  (一)稳定居民就业落实国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年内为57万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开展重点群体专项技能培训,建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年内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到21万人次。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力资源AI项目落地实施,发挥在人力资源智慧管理、数智就业、人才精准培养等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帮扶,优化孵化基地和创新平台管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促进居民增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持续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作坊、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完善农房、巨灾等保险制度,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解决拖欠账款健全清欠长效机制压实市县政府责任,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对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失信约束,堵住新增拖欠源头加大对无故拖欠、恶意欠薪等行为的惩戒打击力度,依法纠治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25年切实做到欠薪问题动态清零,确保“三个不发生”。

  加强生育保障。持续开展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生育第一、二个子女的延长产假60天,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延长产假90天;给予配偶护理假15天。将“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

  强化教育支撑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在学龄人口集中的城市区、县城或中心镇,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购置存量房地产作为学生宿舍。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接收2-3岁幼儿。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2025年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9所,创建省级特色高中30所,义务教育阶段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不低于95%。

  加强救助帮扶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为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完全失能老年人加强照护服务支持。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施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0元。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完善养老服务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支持市县对老旧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给予补贴,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秦皇岛等5市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加快推动京津优质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2025年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培育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00个以上

  加强托育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育幼服务,指导家庭托育点健康规范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用地支持和运营补助。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适当加大省市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2025年力争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九)优化医疗服务。建好用好石家庄、保定等8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京津冀医联体,探索建立“京津冀急救专科联盟”,丰富优质医疗资源供给。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医师达到3.5人以上,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达到4.0人以上

  提升生活服务。做大做强河北家政品牌,实施“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2025年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300名,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100个,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5000场。加快推进石家庄、唐山、邢台等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

  十一扩大文旅消费。持续放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效应,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年内推出多业态融合精品旅游线路10条、多业态融合旅游示范场景30个。开通北京至承德方向特色旅游主题专列,打造沉浸式出行消费新体验。深入挖掘河北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叫响邯郸“成语之都”等城市文化品牌,开发一批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产品,2025年全省接待旅客数量、旅游总花费同比均增长10%以上。严格执行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落实“一次审批、全国巡演”,2025年举办高品质旅游演艺活动500场以上。

  十二激活体育消费。创新打造“赛事+”消费场景,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农村,叫响“户外在河北”品牌。支持各市县增强高等级专业赛事、精品休闲赛事、新兴时尚赛事和全民健身赛事等供给。2025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赛事不少于80场,京津冀城市联赛、社区联赛、校园联赛等赛事不少于100场,全民健身赛事不少于5万场,新兴时尚体育赛事不少于400场。

  (十推动冰雪消费。深入推进冬奥场馆后续利用,大力发展冰雪赛事经济。支持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地开展冰雪消费季、河北运动集市商旅文体展融合的促消费活动,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进一步丰富冰雪运动场地和消费产品供给,鼓励冰雪场馆设施拓展经营项目,建设具有强大消费引领力的冰雪服务综合体建立多部门联合冰雪消费维权服务站,一站式解决消费投诉。2025年力争全省滑雪场人次突破400万。

  (十发展入境消费。持续优化我省出入境便利政策,强化旅游推介宣传,落实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强与京津口岸衔接,做好旅客引流,吸引入冀消费。推动石家庄机场增加国际航线和现有航班频次,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线路、产品和服务。鼓励在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口岸开设免税店,吸引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2025年力争吸引入境游客人次达到70万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十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支持换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实施手机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快推动二手商品流通,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体,创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现翻番。

  (十改善住房消费。落实国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系列政策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支持各市依法合规使用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2025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00个以上,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10万套以上。

  (十发展汽车消费后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市争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汽车保有量大的地市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支持我省回收企业申报列入国家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白名单”企业。支持市县建设充电、停车设施,2025年确保全省公共充电桩数量满足12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十壮大新型消费。支持石家庄、廊坊聚焦物流配送新模式,重点打造无人机支线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等应用场景;支持衡水、保定围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航空消费,大力推广轻型运动飞机、特效飞行器;支持雄安新区围绕城市无人机末端配送、白洋淀水域空中游览等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极点。打造一批公共智算云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开展“千企万店”电商赋能上线行动,支持沧州建设北方跨境电商物流基地,2025年助力1000家以上传统生产、商贸企业上线触网,新增平台网10000家以上

  (十培育消费品牌。大“河北净菜”在京津市场份额,2025年认定30个以上“河北净菜”品牌授权企业,培育一批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石家庄北国商城、沧州信誉楼等大型品牌终端产销对接作用,开展体验式购物活动,提升白沟箱包、清河羊绒、高阳家纺、香河家具等河北特色品牌吸引力。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中国·冀菜“千菜百宴”,擦亮中华老字号、河北老字号品牌,2025年认定河北老字号品牌20个以上,培育100道“名菜”“名品”、100家“名店”

  、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二十)保障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带薪年休假执行情况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年度重点监督检查内容。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二十一优化消费环境。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推广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线下无理由退货,推进更高效的消费维权方式。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价格违法、计量作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公平消费环境

  二十二提升消费设施。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2025年升级改造27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349个乡镇商贸中心。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推动传统百货等实体店改造成为新型商业场所

  (二十)减少消费限制。结合实际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不得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社会集团采购,清理以所有制、商户评级等标准变相设置门槛的消费限制措施。引导旅游景区、有条件的市县有序开展传统民俗类消费活动

  二十四完善消费政策加力支持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将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省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支持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各地各部门要把提振消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务实举措,稳定市场预期,扎实推动提振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更快更好落地见效。